道理,这该投资还是要投资的。”
产业链的完善,是长期运营的根本,前世很多企业能够存活几十年甚至百年,就是因为从早期有了一点成绩后,就开始开拓前端产业链。
如果自己是造汽车的,那搞定三大件就行了,不会参与什么钢铁业,但集装箱产业,核心供应就是钢材,在这个钢材昂贵的时代,全部依赖采购还需要进口,那的确不太行,等以后市场进入存量时代,必然很危险。
魏泽涛笑道:“我已经做好投资预算了,等会杨生可以去您办公室看一看。”
“嗯,行。”杨文东又问道:“那你有没有考虑过其他因素,华美建交之后,湾湾那边可是有点.”
华美建交之后,全球多个国家与内地建交,而与内地建交的代价,自然就是
现在这个时候还没什么大问题,但等内地改开之后,香港这边的商业与娱乐业就成为两边争夺的重点了。
魏泽涛回道:“考虑过,所以我准备再拉拢一些美国资本进来,比如您的朋友巴菲特,哪怕只有一点美国资本,或者欧洲资本,那就应该安全多了。”
“巴菲特的确可以,但既然引入美国资本了,为何不考虑引入美国钢铁产业的资本,这样还能获得一些技术,不更好吗?”杨文东反问道。
这个时代美国的钢铁企业还是很强的,虽然被日本吊打且还需要美国政府出台保护政策,但那也是因为小日本的卷,导致成本低,容易抢走市场,就技术来说,美国钢铁还是很厉害的。
魏泽涛道:“这我也想过,可是我不认识美国的钢铁厂,而且引入这种股东,我怕对方会反客为主,这样就麻烦了。”
“美国钢厂?我好像还也不认识,这样吧,我晚上会电话巴菲特,他应该认识,让他从中间做个介绍。”杨文东思考片刻后道:“反客为主的事不用担心,我们给一点股份就行了,顺便也能买点技术。”
“或者他们有一些不是很旧的二手设备,只要能用就行,这样也能降低我们的成本。”魏泽涛突然说道;
他也知道这个投资太大了,老板都有些犹豫,用二手的也不是不行,只要能够造出钢材就行;
只要未来证实这个产业链可持续发展,那再购买新设备也不是问题。
杨文东笑了笑道:“行吧,都这样了,那就试试吧,你也让林尤沺在美国打听一下,看看有没有类似机会。”
重工业的投资,一般都是国家资本参与的,私人资本很少有愿意的,比如新加坡,就在去年成立了淡马锡,由国家控股,然后投资一些基础重工业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5页